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而近些年肥胖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據估算全球有超過11億成年人處于超重狀態,其中有三億多人已經達到肥胖的水平。相比于同年齡的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衰的風險幾乎增加了三倍,而以胰島素抵抗、ROS積累、凋亡和收縮功能惡化為特征的代謝性心肌病則是導致心衰發生的一種早期**。這些異常的出現都與線粒體功能失調有關。
雖然代謝性心肌病的發生顯著增加,但是其中的分子機制仍然沒有得到了解。*近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華人學者Xin Wang帶領研究團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并將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發現在肥胖/糖尿病動物模型的心臟中存在Erk5這一分子的表達缺失,并且在小鼠心肌中特異性敲除Erk5會導致心肌收縮功能受到影響,同時出現線粒體功能異常,包括能量物質的氧化受到抑制以及高脂飲食喂養下出現氧化損傷。研究發現Erk5對Pgc-1α的調節對于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發揮有重要作用。
更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在游離脂肪酸刺激的心肌細胞中Gp91phox激活calpain-1能夠促進Erk5降解,通過阻斷Gp91phox或者calpain-1的作用能夠阻止Erk5的缺失進而恢復線粒體功能。研究人員還在條件敲除小鼠體內借助腺相關病毒重新恢復Erk5在心臟中的表達,并發現能夠阻止心肌病的發生。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維持Erk5的表達對于**代謝性心肌病有潛在的**效果。該研究對于未來預防肥胖/糖尿病誘導的心臟衰竭有重要意義。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