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都持有博士畢業證,但是其中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成為終身教授。所以,繼續花費時間來攻讀博士后成為一個沉重的包袱和代價。根據《自然-生物技術》于1月1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相比于那些一拿到畢業證就投身于非學術領域從事工作的同伴來說,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后的人所享有的薪資更微薄。據平均數據顯示,選擇攻讀博士后將意味著你在拿到畢業證的*初的15個年頭里,將少掙你本來應該得到的1/5,而這個數值大概是239,970美元。
這種經濟上的損失在讀博士后期間就開始了。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追蹤數千位具有博士和博士后的人員職業生涯的數據,*新的報道指出:在1980~2010之間所有這些人中,在生物醫學領域持續攻讀4.5年的博士后人群中平均薪資為45,000美元。而那些一早就工作的博士們,則高達75,000美元。而那些生物醫學博士后們在隨后的非學術職業生涯中,想要彌補這一差距則需要8~9年的時間。來自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Shulamit Kahn,認為,這表明攻讀博士后學位在非學術領域中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的。“博士后畢業后,你必須要損失這幾年。因為你現在就是一個入門級的水平,而你攻讀博士后的這幾年時間是不能算作工作經驗的。” Kahn 說道。
這不足為奇。比如在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中就指出,攻讀博士后的這種“犧牲”并不會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彌補回來,不僅如此,這種情況對于科學家來說似乎是一場災難。來自羅格斯大學的經濟學家Hal Salzman說。
這種形勢,這種情況給那些還沒畢業和已經畢業的博士后們一個新的審視現實的機會。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博士后們開始認真思考成為一個終身教授的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但3/4的博士后們仍然認為成為一名博士后對于以后求職是有好處的。但新的數據顯示出這種想法的錯誤性。“如果你認為獲得博士后學位以后就會有一個好的工作的話,那么你就錯了。” Salzman說。
成為一名博士后可能符合你*大的興趣,但很可能不符合你*大的利益。